“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古树参天的巍峨山川,猿啼不住的热带雨林,飞鸟蹁跹的生态湿地,水清滩净的美丽海湾……独特的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是海南最大的本钱。

    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坚持标志性项目引领,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制度创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23年8月15日,恰逢首个全国生态日,让我们一起“数”读海南生态文明建设,走进数字中的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

    2023年是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五周年。

    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呈现新亮点

    ●确立海南自贸港建设“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环境分别确立为“四梁”“八柱”之一

    ●专项制定11项省级法规立法计划,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海南坚持制度创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五年来,海南共制(修)订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32件,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其中,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生态补偿条例等多项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划定三类871个环境管控单元

    ●“三线一单”与“多规合一”充分衔接

    先后有

    9项生态文明改革举措

    8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制度创新

    纳入国家推广清单

    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取得显著进展

    ●近五年,海南以专项整改和督察整改为抓手,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联动,啃下一批“硬骨头”

    ●围填海问题整治取得标志性成果

    ●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57.6万公顷,占本岛陆域面积的17.02%

    ●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由4440吨/年提升至10775吨/年

    ●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规模65.96万立方米/日

    ●总处理规模达到190万立方米/日

    ●新建污水管网4784公里

    ●总长度达到7730余公里

    ●新建扩建9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投入运营

    ●2020年底全省新增生活垃圾告别填埋进入全焚烧时代

    海南坚持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

    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7%

    包括PM2.5在内的5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五年来持续保持优级水平水质优良率分别达到94.9%、99.6%

    五年来

    ●累计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1100亩

    ●新增红树林面积约2.4万亩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保持80以上

    ●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持续为优级

    海南坚持标志性项目引领,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至少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成员,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74%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2.1%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攀升至10.5%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

    ●装配式建筑面积在连续四年倍增后2022年装配式建筑应用面积在当年全省新增建筑中占比达64%

    ●实施全国首部“禁塑”地方性法规重点行业场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提升至81.6%

    ●以滚动实施标志性工程引领能源、交通、建筑重点领域绿色发展

    ●从无到有培育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释放绿色产业新机遇

    推进禁塑

    ●率先颁布实施《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该制度创新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推广清单

    ●成立了27个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发布3批“禁塑”名录,将3大类12小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纳入禁塑名录

    ●建成海南禁塑管理信息平台,对全生物降解替代品实施可追溯管理

    ●稳步推进替代品产业发展。发布《海南省关于加快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专项配套优惠政策,在海口高新区、老城开发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布局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聚集地

    污染防治

    ●强化环保主业,协力“六水共治”,推动水污染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聚焦监测评估、督查督导、考核评估等核心职能,协力打赢打好治水攻坚战。2023年1-4月,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优良。地表水方面,193个断面(点位)水质优良率为94.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方面,水质达标比例维持100%;城镇内河(湖)方面,104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0.4%,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

    ●常态化开展大气专项督导,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打造大气污染防治陵水、白沙、屯昌样板,逐步提升大气环境管理水平

    ●建立联动机制、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多措并举持续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美丽海湾

    ●2023年我省争取实现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零的突破,创建一批省级“美丽海湾”以及省级的优秀案例

    两山转化

    去年7月,海南启动实施13个“两山”转化路径先行先试试点,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摸索,“两山”转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实用化解决“绿水青山”可量化问题

    ●制定印发充分体现海南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特征的省级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试行),明确核算指标和方法,实现GEP核算科学化、规范化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连续两年开展GEP核算

    ●成为首个完成GEP核算的国家公园

    ●三亚、白沙、琼海、陵水、保亭等多个市县陆续开展GEP核算,为全省GEP核算体系构建提供实践基础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交易机制 破解“绿水青山”可交易问题

    ●白沙黎族自治县搭建“两山平台”,收储零碎生态资源,整合打包招商项目28个、试点项目11个,构建“一张生态资源清单、一批标志性试点项目、一个数据化管理平台”管理运行机制,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资本转化

    ●万宁小海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首单蓝碳交易,助力消博会首次实现碳中和

    创新多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破解“绿水青山”可转化问题

    ●“热带雨林+”赋能中部山区绿色发展●海洋绿色经济多元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规划开发11个海上风电场址,总开发容量为1230万千瓦,目前优先开发建设其中7个示范、试验项目,总建设规模750万千瓦

    ●塑造热带特色农产品(6.760,0.06,0.90%)优势品牌

    全力打造省级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海南鲜品”,带动培育五指山大叶茶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1个、市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知名企业品牌15个。三亚芒果、澄迈桥头地瓜、文昌椰子等7个农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培育新兴生态产业

    依托区位气候优势,加快发展南繁种业

    (郭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